7月3日上午,李主席在全国政协礼堂金厅请赵化勇、胡恩(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等同志开会,听取祝贺演出方案,并进行研究。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主任高建民、文艺部主任孟欣和阎德威导演。老艺术家李世济、叶少兰、迟金声,上海市文广局艺术总监马博敏和天津方面高长德与我也参加了会议。首先是赵台长和阎德威导演汇报,中间大家讨论、议论,最后李主席讲话。李主席说,希望晚会对音配像宣传意义、展现过程、体现影响。
晚会要有历史感,还要有知识性的介绍,形式上要活泼一些,既有经典唱段的演出,又有展现音配像过程,还有用访谈的形式介绍音配像的历史、成果与意义,但每个人的话不宜多,唱段也不宜大。这样演出就会很有特色,不会成为一般的京剧晚会。
大家一致认为,李主席讲话既明确又精辟。大家对搞好这台演出充满信心。快人快语的孟欣女士说,她虽不懂京剧,但听了李主席讲话很感动、很激动。赵化勇台长说,音配像是一个抢救工程、是一个继承工程,同时又是一个繁荣工程、一个精品工程,中央电视台一定要按照瑞环同志要求把晚会搞好。李主席很高兴,会议结束后特地和大家合影并请全体与会人员吃饭。
在赵台长的指挥下,中央电视台的同志们认线点,李主席在办公室再一次听取汇报,中央电视台的赵化勇台长、孟欣同志和阎德威导演,帮助晚会撰稿的天津艺术研究所所长刘连群,还有我与高长德参加。李主席在听取汇报以后,很高兴、很满意。随后,中央电视台在2002年9月6日,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总结大会后的第二天就推出了大型京剧专题晚会《盛世京剧情》。晚会名角荟萃,气势恢宏,用访谈、专题、现场演出相结合的形式热情介绍和生动展示音配像工程的丰硕成果,讴歌工程参与者对国粹艺术的深厚感情和奉献精神,高奏一曲新时代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盛世乐章,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也实现了李主席对晚会的要求。
音配像一期工程,从1985年开始试验,到1994年批量录制,至2002年9月5日胜利结束,共录制355部戏,受到广泛好评。这一年的10月25日,李主席在全国政协礼堂金厅再次开会,李世济、梅葆玖、谭元寿、杜近芳、叶少兰、孙毓敏、迟金声、马崇仁、阎德威和我与高长德等人参加。会议主要研究音配像的今后工作。根据大家的意见,李主席决定,音配像继续做。主要原因是:第一,有些著名艺术家,如梅尚程荀的代表作尚有一些需要录制;第二,有些在京剧史上很有影响的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或因录音未找到,或因时间紧、任务重,还未顾及到,如徐碧云、黄桂秋、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甚至年代久远的谭鑫培、余叔岩等,从京剧史料的角度都应录制;第三,一期工程中所缺少的三小的戏,如筱翠花、叶盛章等人的戏,也应录制;第四,对于李世济、梅葆玖、谭元寿、杜近芳、叶少兰、孙毓敏、张学津等中年艺术家,也可以在中国京剧音配像这个重要的文化工程中,展示他们的代表作。尽管寻找录音带源更困难,音配像工作班子人员的年龄更大,身体更差,但也值得再次拼搏。李主席说,我们也有很多优势: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社会上对音配像更加支持了;我们有一套认真工作的班子,而且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等等。